这一夜,嬴政踱步来到宗庙。宗庙内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赢氏先祖的牌位整齐排列,在昏暗的光线中,仿佛诉说着大秦历代的兴衰荣辱。嬴政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块牌位,那些名字背后,是无数的征战、谋略与牺牲,是大秦一步步崛起的历史见证。
嬴政的手指划过青铜灯树冰凉的枝桠,九重烛火在他玄色深衣上投下斑驳光影。宗庙穹顶垂落的素纱在夜风中轻颤,像极了二十二年前父亲灵柩上覆盖的招魂幡。
\"庄襄王三年...\"他低声念着牌位上的鎏金刻字,玉圭边缘硌得掌心发疼。案前香炉腾起的青烟模糊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谥号,孝公、惠文王、昭襄王——大秦历代雄主在此安眠,却无人能告诉他该如何选择。
烛光将他的影子投在绘有玄鸟图腾的墙壁上,恍若一只振翅欲飞的巨禽。十三岁那年他就是这样独自站在这里,听着吕不韦与赵姬在帷幔后争论该用多少玉璧陪葬先王。
宗庙深处传来铜漏的滴答声,最终,嬴政的目光停留在秦庄襄王嬴异人的牌位上。嬴政微微叹了口气,他与父亲之间,确实算不上熟悉。当年,父亲传位给他时,究竟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呢?这个问题,嬴政在心中思索了无数次,却始终没有答案。
这些日子,除了扶苏的婚事,嬴政想得更多的是太子之位,是大秦未来的掌舵人。原本,这个位置似乎毫无争议地该属于扶苏。扶苏身为长子,品性仁厚,又在百越历经磨砺,在朝堂和民间都有一定的威望。也正因如此,他的婚事才显得格外重要,一场合适的联姻,或许能为扶苏在未来的执政之路上增添助力。
然而,嬴政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个无法言说的纠结。在他众多的子女当中,最为杰出的并非扶苏,而是嘉阳公主赢无忧。赢无忧的聪明才智令人惊叹,她对朝堂局势的洞察力异常敏锐,常常能在众人尚未察觉之际,便洞悉其中的微妙变化。
更令人称奇的是,赢无忧拥有许多奇思妙想,这些独特的思维方式为大秦带来了无尽的创新和发展机遇。她的建议和策略往往别出心裁,却又切实可行,使得大秦在她的引领下不断强大。
嬴政对赢无忧的才华很是欣赏,她常常能在不经意间,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令嬴政都不禁为之赞叹。他清晰地记得,大秦官僚体系的改革、李斯王绾的倒台,以及秦、楚、齐、魏四国建立经济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无一不是赢无忧所提出并积极促成的。
尽管嬴政无法预见大秦未来的兴衰荣辱,但只要有赢无忧在,他便坚信大秦必将兴盛百年。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大秦的前程,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
“传位给女子,亘古未有之事啊……”嬴政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宗庙内回荡,带着无尽的忧虑。他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赢无忧那聪慧果敢的面容。
这两年赢无忧展现出非凡的谋略与决断力,许多朝中大臣棘手的难题,到了她那里,总能迎刃而解。可她毕竟是个女子。嬴政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心中涌起一阵不安。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