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章……………………
………………新一章……………………
………………新一章……………………
敦城
城内确实情况并不好 。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魏恪就登上敦城那简陋的城墙巡逻 。大王见到此刻的魏恪会大吃一惊 ,他保准收回前言 ,暂时不想长成大表兄的样子了 。
大王不喜欢胖 ,也不喜欢瘦成这样的 。
如今的魏恪 ,一张如玉公子面瘦的脸颊凹陷 ,曾经也算白皙的肤色变得黑黄粗糙 。
他不是个例 ,身边的西南军个个如此 。
敦城的城墙能让大王很有共鸣 ,和当初的幽州异曲同工 ,都是饱经沧桑的土城墙 ,看着实在没什么安全感。
魏恪今天负责的是东城墙 ,巡视一圈 ,一切和前面的每一天并无不同 。外面围困他们的大军一个没少 ,在城外的营地按部就班的训练、加深陷阱 。
他站在城墙上久久的凝视东南方 ,这时候家里的老爷子应该已经发现了异常 。如果出来寻找 ,现在…应该快到了吧?
魏恪这两天越发的焦躁 ,援军再不来 ……再不来,他们就坚持不下去了 。
他理解父亲的决定 ,冲出去拼一场可能会损失惨重 ,可这么等下去真的很痛苦 。
魏恪再稳重也是个年轻人 ,理智上知道等昌州救援损失最小 ,拼一把的结果可能是全军覆没 ,但每天被钝刀子割肉 ,真的很痛苦 。
每次看着体弱的士兵撑不下去了 ,他就有股不顾一切冲出去拼一把的冲动 。
他们从未想过魏亭侯出发的时候听说荆王也反了 ,这样他不但得提防羌族趁机寻事 ,还得防着荆王或者汉寿侯借机对昌州伸手 。
所以 ,出来找他们并没带走西南军的主力 。
老爷子这趟出来只带了一万人 。
没道理为了他自己的儿孙和两万士兵 ,就放弃昌州 。再一个 ,就是很现实的问题 ,朝廷已经彻底停止给西南军提供粮草军饷了 。
以前拖来拖去三催四催的,朝廷也能发个两三成 ,现在是分文没有 。
大军在昌州不动和发兵西域的花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两次大规模战争就能拖垮一个国家的财政 ,别说他们边陲穷郡昌州了 。
老爷子也不容易 ,他实在折腾不起 ,就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
魏蓬和魏恪不是没想到这个可能 ,但如今这个局面 ,对着外面那些饥饿的士兵 ,父子俩也只能往好了想 ,往好了说。
最起码让大家有个盼头 ,精神支柱得有 。
魏恪下来城墙 ,回去看见魏蓬在他们临时居所的墙根下坐着 ,慢吞吞的磨着那杆长枪的枪尖 。
“爹 ,外面还是没什么动静 ,我们还要等多久 ,总得有个期限吧?”
魏蓬放下长枪 ,在怀里摸了摸 ,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瓶子 ,大王在场应该能认出来 。
“殿下给的救命丹药还有最后一粒 ,再等三天 ,就三天 。三天后没消息我们就把这最后一粒化了 ,冲出去和陈老贼拼了!”
魏恪得到准话 ,久违的松了口气 。
有个时间就好。
谁知刚挨过半天 ,就有士兵回报 ,说外面情况有异 ,好像又来了大规模的军队 ,且看起来不是西南军 。
魏蓬一听这还了得 ,该不是他们援军没来 ,对面的来了同伙吧!
。
昨天大王抵达后就派人回去催后面的大部队了 ,让他们连夜赶路过来 。
这回辎重营没有离开大王的骑兵太远 ,人多后总归不是那么方便了 。唐谦那些骑兵也跟不上幽州骑兵的速度 ,马也没办法负重 ,人多口粮的问题更是没办法解决 ,大王就不能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不管只管赶路跑得潇洒了 。
大王一道指令下去 ,后面的辎重营和唐谦的边军连夜一点没歇 ,终于在午后抵达了大王的驻扎地 。
唐谦陪大王和魏亭侯站在营外 ,看着他的手下乱糟糟的跑来有点脸红 。
没办法 ,对比太惨烈了 。
他们要带的东西多了 ,带出来的马就紧张了 ,大王的辎重营也有在地上跟着马车跑的 ,人家就面不红心不跳的步伐整齐 ,他们把呼哧带喘拼了老命的边军衬托的格外凄凉 。
唐谦心情复杂 ,但凡这些人不是他手下 ,他都得笑一会儿!
大王这个人精抢先开口了 ,“唐叔 ,你这些人还是没吃饱啊!这样的身体怎么能在战争中保住性命呢?大家以后在玉门关和朔方得努力屯田了 ,本王也会尽力让大家都吃饱的!”大王把原因归结为饿的 ,唐谦觉得大王真是善解人意 。
“殿下说的是 ,等尘埃落定后 ,臣一定好好训练他们!”
魏亭侯都多看了他一眼 ,这还是他认识的爆烈老唐?
他哪知道 ,爆烈老唐看过大王攻城一次后 ,就知道了人和人的差距 。再加上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 ,现在差不多是大王脑残粉了 ,大王说啥是啥。
大部队到了 ,大王让他们原地休整 。辎重营带来了粮食 ,大家敞开了吃了一顿 ,下午行动 。
大王也没想让跑步过来跑掉半条命这些步兵攻打陈侯 ,他们的唯一作用就是站后面捧个人场就行 。
加上魏亭侯的一万 ,大王也敢喊十几万大军了 。
敦城的西南军远远望见一片黑压压大军在靠近 ,那负责瞭望城外动向的也没见过大王的骑兵 ,那气势怎么看怎么大事不太妙 ,这也不像昌州来的援军啊 !吓得连忙上报 。
等魏家父子带着所有还能战斗的士兵赶到东城门 ,大王的十万大军已经把陈侯围了 。
陈侯这会儿比敦城还无助……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