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见状,翰林学士刘三吾不由得面露无奈之色,以失望的口吻说道:\"日本不过穷乡僻壤,纵然有所积蓄,也是历年开采所得,又有何用?\"
看来朱元璋是真的上了年纪,竟将主意打到了日本倭国的头上,甚至相信那个破地方,藏有产量不菲的银矿?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咳咳,刘大人...\"话音未落,气氛有些规矩的大殿内便是响起了迟疑的呼喝声,但说话之人却并未上首面露讥讽的朱元璋,而是一旁奉命兼管户部事务的刑部尚书杨靖。
\"杨大人?\"也许是不满身旁的年轻人抢了自己\"女婿\"的差事,刘三吾的神情显得极不耐烦,只是拿余光瞥了一眼神色有些古怪的杨靖。
天子终究还是有些\"矫枉过正\"了,假若自己的女婿赵勉依旧执掌户部,国库财政断然不会枯竭至此,天子也不会走投无路到相信日本倭国内部藏着大量银矿这等毫无逻辑的荒诞言论。
\"您老人家,还是先瞧一眼吧..\"
在一片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中,刑部尚书赵勉双手略有些颤抖的将一封有些发黄褪色的奏本递给了满脸不屑的刘三吾,眼眸中满是惊骇。
假若这奏本上记载的内容为真,这场发生在宋末元初的两国贸易,其涉及到的金额已然达到了大明去年岁收的十分之一?
而金额如此巨大的贸易,在那年至少还进行了五次以上。
哪怕这个数字仅仅是两国货物之间的价值,并非朝廷最终能够获利的真正金额,但也足够让人触目惊心。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约莫几个呼吸过后,刘三吾状若疯癫的怒吼声突然于乾清宫暖阁炸响,这位年过八旬的老臣怒目圆睁,厚重的嘴唇剧烈抖动着。
这怎么可能,日本不过是个弹丸小国,怎么可能拿出如此之多的白银,与前宋和前元朝廷进行贸易?
刘三吾有心指责朱元璋弄虚作假,胡乱找一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文字资料哄骗百官,但刚刚那奏本纸张的独特手感以及末尾的印信,无不证明着其真实性。
与胸口不断起伏,像是如遭雷击的刘三吾不同,户部尚书杨靖则是迅速反应了过来,其充斥着血丝的双眸中满是惊喜:\"启禀陛下,事关重大,臣请陛下先礼后兵,探明日本倭国虚实,再行刀兵!\"
尽管从眼下的证据来看,日本倭国内部确实藏着数量不菲的银矿,但这终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考中。
万一倭国的银矿已然被开采完毕呢;万一银矿所在的位置,刚好处于日本腹地,朝廷贸然兴兵,打草惊蛇呢?
与其如无头苍蝇一样,贸然撞上去,倒不如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知己知彼,方才能够百战百胜。
\"先礼后兵?\"
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呼喝声,朱元璋的老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随后便不约而同的看向窗外,口中念念有词。
该说不说,杨靖的这个提议,倒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之上。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