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典是我大明建立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盛典。
必须要认真对待。
参与编纂修订洪武大典的人,不仅仅学问上面要过关,同时人品,行为处事等方面,也同样要过关。
具体都有谁可以参与到这件文化盛世里,今后咱这边,会进行一个亲自考察。
要把学问不够,人品不行,做事不行的这些人排除在外。
万不能让这些人,玷污了此等盛世。”
“这是自然。
此等盛事,参与修订的人,学识人品这些,都需要过关才行。
万不能让这等盛世有了瑕疵!”
宋濂郑重点头,对朱元璋的这个说法很是认同。
宋讷也同样表示皇帝说的对。
皇帝突然之间,抛出来的这个,他们之前完全没有想过的洪武大典。
一下子把两个宋老头的激情,都给点燃了起来了。
让他们觉得自己还不老,还能再大干一场。
甚至于都有了再向天借五百年的想法。
朱元璋将二人反应,都收入到眼中。
接着开口道:“我大明的盛事可不止这些。
“除了这些外,今后咱还准备在应天这边修建一座图书馆。
把诸多藏书都给收入其中。
其中就包括修好的洪武大典。
图书馆里面的藏书,可以让人持相应的凭证,免费借阅。
限定日期归还。
他们借走后,无论是阅读还是进行抄书都可以。
只要别把书损坏,按时归还就行。
而且,这些都是全免费的。
不仅是应天,咱觉得今后各地布政使司治所之所在,都可以修一个图书馆。
按照同样的制度进行运营。
图书馆的藏书这些,大部分由朝廷拨钱,给图书馆进行购买。
一部分也接受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
图书馆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为了文化的传播,只为了华夏文化发扬光大。
学问不能束之高阁,应当让更多的人看到。
为往圣继绝学,更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应当从我等做起,付出实际行动。”
朱元璋对二人放出更多的消息。
想要征服儒家宗师,在朱元璋看来,大约有两个途径。
一个就是自己在儒学上面加深研究,成为一代儒学宗师。
从学识等方面,全方位碾压对方,让其心服口服。
这个办法,朱元璋肯定想用。
毕竟他上辈子,一直都因为学问的事,心有自卑。
要是能掌握诸多儒家义理这些,碾压儒家宗师的感觉,自然是特别的爽。
但这些,也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罢了。
毕竟哪怕他在现代生活了十五年,在儒学上面也远没有那么深的造诣。
毕竟在现代时,新奇有用的东西,可太多太多了。
他怎么可能会一心去做儒家的学问
既然这个不行,那就只剩下了另外一条了。
那就是自己动用皇帝的特权,以及钞能力,去做那些除了自己这个皇帝牵头,别人根本没有办法去做,且也能让儒家众人无法拒绝的、将文化这些发扬光大的大项目的。
比如字典,比如洪武大典,再比如图书馆。
就不信在自己一波比一波强的接连的轰击下,宋濂还能把持得住。
听到朱元璋的话,本来就激动的宋濂,宋讷两人,更加的激动了。
宋濂甚至于都有一些打摆子了!
“陛下此言当真”
宋濂一脸认真的望着朱元璋,眼圈微微泛红。
朱元璋认真点头道:“君无戏言,自然当真。
对于文化传播,学问兴盛,咱一直以来都操着心呢。
咱一直都很重视文事。”
从朱元璋这里,得到了确切的回复,宋濂再忍不住,对着朱元璋就跪了下去。
“臣代天下学子,有志向学之人,尤其是贫寒之人,叩谢陛下天恩!”
宋濂双手合十,又摊开,双臂前伸。
整个人由跪,变成了趴在地上。
这是五体投地的大礼。
朱元璋还从来没见宋濂用过。
“宋先生,快快请起,不用行如此大礼。
这些,是咱这个皇帝应当做的。”
朱元璋看着宋濂,被自己这一个比一个强的大饼,给砸的五体投地,心里自然是为之暗爽。
但表面上,还是要快些把宋濂给扶起。
宋濂已然是热泪盈眶。
“陛下,您当得起这大礼,臣行这个大礼,也行的心甘情愿。
宋濂望着朱元璋,认真的说道。
“要是臣晚生一些年,该有多好
臣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只能是四处找人借书来抄写。
有时候能跑上百里,甚至于几百里。
冬天抄书手都冻裂了,也从来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借书抄书的过程,不知道遭了多少白眼,有多低声下气。
要……要是那个时候,便有这在图书馆,该有多好”
宋濂说这话时,满满的都是追忆。
泪也忍不住流淌而下。
而朱元璋听得宋濂所说的这话,有着熟悉的即视感,在心头涌动。
一些记忆,正在不断的在他脑海当中回荡,轰击着他。
都忍不住跟着宋濂开头说的那几句话,往下暗中背诵起来。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他可是全文背诵过的。
看着宋濂的这副模样,朱元璋知道自己这一套连招,效果还是不错的。
前面铺垫了这么久,此时,也该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宋先生,图书馆咱必定会将之给建造出来。
先是京师,随后是各个布政使司。
还有以国子学为首的官方学院。
这些都会建。
不过事有先后,饭得一口一口的吃。
而今,是需要先把洪武正韵,以及汉语拼音,还有简化字这些给弄出来,并进行推广。
而后再以简化字这些为基础,编纂修订洪武字典。
把这些事给完成了,才能编撰洪武大典。
洪武大典开始编撰一些后,咱这边儿才能开始着手兴建位于应天府的大明图书馆。
无论是洪武字典,还是洪武大典,亦或者是兴建图书馆。
这些都是一大堆的开支,都赶到一块儿,朝廷拿不出来。
并且,也没有那么多可用的人手,去同时编纂洪武字典和洪武大典……”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你宋濂不是不支持简化字吗
现在咱就把条件给你摆在这里。
洪武字典好不好洪武大典好不好图书馆好不好
你要觉得是好东西,想要尽可能快的给弄出来。
那就别在这里和咱在简体字上唧唧歪歪,赶紧认同简体字。
只有这样,在接下来才好把这些好东西给弄出来。
否则,就看着眼馋吧!
他还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宋濂!
朱元璋这话说出口,宋濂没着急,国子学祭酒宋讷着急了。
“陛下,臣觉得陛下所言是正理。
大明新立,各种事情都要做,可谓是千头万绪。
到处也在用钱,到处缺钱。
陛下能在如此繁忙之中,不忘记兴文教,提出修洪武字典,洪武大典,以及图书馆这等伟大梦想。
臣当真感激涕零。
但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人力的大工程。
自然不可能同时动手做。
只能从易到难,一件一件的来。”
宋讷这话,一方面是赞同朱元璋的提议。
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宋濂,别在简体字上纠结了。
赶紧同意吧!
和洪武字典,洪武大典,以及图书馆这些比起来,简体字的事简直微不足道!
想了想,他觉得自己说的可能还不够直接。
当下便又望着宋濂,直接开了口: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景濂先生,有些事儿也不必太过于钻牛角尖了。
人生难得糊涂一下。”
宋讷已经做好了准备。
今天这个南蛮子要是一意孤行,胆敢在这件事上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举动,死守着简体字不放。
导致接下来皇帝不修洪武字典,洪武大典,还有图书馆这些了。
他就算是拼上这条命,也要把这个不识大局的南蛮子按在地上,好好的捶一顿!
把他给锤老实了,让他好好清醒清醒。
胆敢阻挡文教盛世,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挨他一拳,别说是宋濂这个南蛮子了。
宋濂没有立刻说话,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看看不动声色的皇帝,宋讷这个一向沉住气的人,这次倒沉不住气了。
当下便一撩衣服下摆,就要朝宋濂而去。
宋濂的声音在此时响了起来。
“陛下,臣也觉得陛下考虑得当。
陛下能在此等情况下,不忘记兴文教,且愿意为兴文教投入这么多,臣感动异常。
陛下都做出这么多了,臣自然不能一步不退。
否则,还真就成了千古罪人。
臣也觉得简化字,应当实行。
就如陛下所言,是非功过,就让后人去评说吧!”
朱元璋闻言,露出笑容来。
“哈哈,两位宋先生只管放心吧,只要咱们别把简化字,简化的太离谱。
那么百年之后,自然是赞同者多,抨击者少。”
在自己一连串的大饼下,事情终于是成了,就算是宋濂也不得不折腰!
……
燃着烛火的武英殿内,听了刘英的小声禀告后,朱元璋眯起了眼睛。
冷森森寒光爆射而出!
吕氏这个毒蛇,还真就行动了!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