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炫书吧>都市小说>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单行本大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单行本大火(2 / 2)

想到明天就要回总政,很长时间见不到胡为民,她又有些难受。

一夜无眠。

第二天,龚雪还是离开了。

最起码在《甜蜜蜜》上映之前,他是见不到雪姐了。

分别那一刻,胡为民的心情跌落到谷底。

只是生活还要继续,两人想要长长久久在一起,他必须支楞起来。

下半年,他给自己定了几个目标。

一个是搞定《黄飞鸿》的电影剧本。

想要龚雪进北影厂,《黄飞鸿》这个项目说什么都得上马。

好在他写过剧本,加之小说就是按照电影来的,写起来没难度。

时间上也比较充裕,也没人会催他,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写就成。

第二就是把鸦儿胡同的四合院搞定。

上半年,他和龚雪的关系突飞猛进,唯一制约两人实质性进展的,就是相处空间。

要是那时候,他有自己的住所,两人现在说不定都谈婚论嫁了。

别说朗润园,那里到底是学校老师的住宅楼,他一个人住可以,可领个姑娘进去住……

第三就是《大秦帝国》的创作。

胡为民希望能在今年完成第一部的创作,只是他才开始正式写作,能不能在今年顺利完成,他还真说不准。

只要下半年能完成三个小目标,今年算是圆满了。

……

时间来到六月中旬,《甜蜜蜜》基本完成后期制作,胡为民也参加了试映会,成片效果很好,大家都看好电影拷贝大卖。

接下来,就是拿去送审,还有联系中影卖拷贝。

不过,这些都是北影厂的工作,和他没什么关系。

要说这段时间,和他有关系的,也就是《孩子王》单行本的上市了。

首印十万册,别看很多,但铺洒在全国,这个数字又显得很渺小。

小说上市是在周末,燕京王府井新华书店还没开门,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同志,您也是来买《孩子王》的?”戴眼镜的中年人问前面穿工装的小伙子。

“可不是嘛!”小伙子擦了把汗,“我们厂工会说要组织学习,让我赶早来抢。”他指了指身后,“瞧见没?那几位是北师大附中的老师,说学校要买几十本给学生当课外读物。”

书店门开的瞬间,人群潮水般涌向三楼文艺柜台。

柜台后,营业员刚开始工作,几十双手就伸了过来。

“同志,我要五本《孩子王》!”

“我要三本!送亲戚家的孩子!”

“同志!留两本给后面的人啊......”

不到半小时,柜台上的书堆就矮了一半。

有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捧着书,站在书架旁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老花镜片上反射着鲜活的文字,手指微微发抖。

……

沪上南京东路新华书店。

橱窗里,《孩子王》的堆头造型被读者买塌了三次。店长急得直跺脚:“快!再补二十本!把《伤痕》的展位先撤了!”

角落里,两个女中学生头碰头共读一本,其中一个突然抽泣:“谢老师把粮票给学生那段......我舅爷爷当年也这样......”

……

西京市钟楼邮局。

穿着褪色军绿色外套的老人把汇款单拍在柜台上:“给陕北李家沟小学寄三十本!”他从内袋掏出个小本子,“这是地址......”

“老大爷,您这是?”

“唉,我以前在那里教过书。”

闻言,邮局员工肃然起敬。

……

阳光透过总政话剧团排练厅的玻璃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龚雪捧着刚收到的《孩子王》单行本,指尖轻轻抚过封面上烫金的标题。书页还有胡为民写的赠语:“送给我的第一个读者——胡为民”。

排练间隙,几个年轻演员围了过来。

“小雪,这就是那部很火的小说吧?”梳着麻花辫的文艺战士好奇地问,“听说新华书店都排长队呢!”

“很火,这可是连《人民日报》推荐阅读的小说呢!”龚雪特别自豪。

接着,她翻开扉页。

那里印着人文社编辑的推荐语,“愿每个孩子都能遇到自己的‘孩子王’”。

“十万册听着多。”她轻声说,“可咱们国家,有多少学校、老师和同学啊......”

说完她又有些气恼,说好了,小说上市她要买几本支持他,结果他还要送书给她。

龚雪嘴角含笑,轻哼一声,“你不想我买是吧,我非要买!”

这时,排练厅的老式收音机突然播放起新闻:“......《孩子王》单行本上市首日火爆异常,某某新华书店当日售罄,各地书店要求加印......”

龚雪悄悄把书抱在胸前,心底莫名生出一股欢喜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