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最后必然会牵扯到胡宗宪,而届时不管是哪方获胜。中间转让沈一石家产的人,必然会受到牵连。
之前转卖的时候,自己不在也可以成为一个理由,正好让自己不沾手。
而购买军需物资,风险就会小很多,不过王远还是不打算接受。
这笔钱到了自己手上,自己无论是交给自家的那个商行,还是去其他地方买东西。
最后肯定会有些手脚,哪怕自己一分钱都不贪,但是自己上下还有很多嘴呢!总不能一点不分给他们!
既然如此,何必粘这个东西呢?五十万的军需能赚几个钱?犯不着冒这么大的风险。
而杨金水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想将这个钱交给王远。让王远去购买军需,这样王远就会有一个把柄落到他的手上,他才会更加放心。
…………
杨金水的人脉也不是盖的,短短一天时间,便已经筹备好五十万两银子的物资。
几十条船,装满了军粮、军械、火药和军饷。每条船上都站着上百名护船的官兵。
王远站在码头的台阶上,看向了下方四五名解运官,大声的吩咐:“这些军需四日之内,务必送到胡总督大营,迟误一日便斩。”
那几名解运官立马大声的回应:“诺!属下遵命!”
几人喊完后,见着王远没有其他吩咐。便立刻疾跑起来,向着船边跑去,一边喊一边大声地下令:
“起锚!起锚!”
而这几名解运官中,有一人分外的显眼。那正是胡宗宪安排在布政司衙门的那个书办。
至于这个人选,自然是王远精挑细选的。
目送这些大船远去,王远这才摇了摇头,走下了台阶。
一直守卫在一旁的李百户,立刻迎了上来问道:“大人,我们如今去何处?”
王远目不斜视的走着:“自然是去监狱了,如今关押了那么多官员,若是不审出些什么东西来,咱们恐怕小命不保。”
李百户听后,脸上也露出后怕的神色。实在是这一次抓的人太多了,基本上五品以上的官员,抓了个精光。
一些没什么大用处的衙门,更是整个衙门一起被捉了,比如河道衙门……
如今浙江之所以还可以继续运转,也多亏了是在古代,没什么大事要处理,基本上靠百姓们自己运转,便可以了。
忽然想到什么,李百户问道:“对了,大人,你前两日吩咐的,将那对母子捉进牢里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
昨日关了不到半日,孙大夫就四处打点关系,想要将牢里的他们救出来。
不过因为我们当时,在大肆捕捉官员。被捉的自然无需多言,幸存的那些官员也是瑟瑟发抖,不敢横生枝节。
所以孙大夫跑了一下午关系,发现并没有什么用处,好似是放弃了。
不过今天一早,她便寻到咱们这,似乎是想请大人您帮忙!大人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王远听到是这个事情,脚步都没停,随口便吩咐道:“什么该如何是好?公事公办呗?按照衙门的效率,拖个四五日,再审案子不是很正常吗?
这段时间本官正好有事,你便帮本官打发了她吧。对了,切不可让我得罪了她!”
李百户听的目瞪口呆,什么叫打发了人家?又不能让人家知道是你不愿意见?
我来背锅?
脸色纠结了一阵,李百户还是一咬牙,点头说道:“诺!”
在李白户应是了之后,王远也就没有继续说话,而是沉思了起来。
如今杨金水那也该收网了,就算消息传递的再怎么慢,杨金水也该得到消息了。
这次浙江掀起的大案!并不是贪腐,而是毁地淹田!
而若让他知道这个消息,恐怕事情还会有些变局。与其如此,不如在他知道消息之前,便将他抓起来!
反正如今的政局情况,也已经稳定!不需要杨金水在这坐镇了!
废话!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被捉了个精光。现在整个浙江,除了胡宗宪之外,就他王远的官职最高。
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按照京官外调高一级,那就是正六品了,在浙江这个五品官都没有的地方,虽然已经到达了天花板,那些小官也翻不起什么风了。
想通了这一点,王远看着李百户,随口吩咐道:
“对了,李百户这段时间,你也安排些人手,去江南知道局盯着点。若是有传消息的人进入,第一时间和我汇报!”
~~~~~
浙江前线,胡宗宪大营。
大帐外是一连三日的暴雨,而大帐内却十分的安静。
胡宗宪坐在大案后方,静静的看着王远送过来的公文,脸上立即出现了激动的神色。
又抬眼看了看,浑身湿透的解运官:“这么大的雨,你们只用了四天的时间,便将大营所需的军需送过来了,真是辛苦你们了!”
唯一一个过来的解运官,正是布政司的那一个书办,其他人都在船上主持大局,所以便派了一个资历最深的,过来汇报情况。
这解运官抬头,看了一眼胡宗宪,这才说道:“王钦差下的死命令,要我们四天内必须送到,迟一天都要斩首!这段性命攸关之时,我怎会……怎敢拖延呢?”
胡宗宪点了点头,又看了两遍公文,笑着说道:“行了,你带着押运的官兵,先去用饭休息吧!
等这场雨停了,再回杭州!反正也并不是很急。我还要写份回文,答谢王钦差呢!”
那个解运官磕了个头:“诺,多谢总督大人体谅。”
胡宗宪看着那个解运官的背影,嘴角也是咧了咧,神色颇为复杂。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