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鄢懋卿南下巡盐有盐税后,朝廷再拨军款,悉数剿灭倭寇于海外……”
这般想着,胡宗宪的眼角竟是隐隐湿润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老师,给自己来这封信是为什么?
国库空虚是一回事,但这并不是主要的问题,毕竟现在前线的供给,全部都由王远在浙江这边负责!
严嵩之所以让胡宗宪停下,只有一个想法:养寇自重。
如今倭寇缴到现在已经足够了,并不能对东南造成太大的冲击,但是他们还是有余孽存在。只需给他们数年时间,他们也就能恢复如初。
而到了那时,大明又有谁能处理东南倭患呢?
要知道胡宗宪有如今的地位,那可是朝中有人,自己也培养了一批手下。更重要的是他在浙江待了五年,这才堪堪能掌握这股力量!
若是等到倭寇重新恢复过来,下次缴倭难不成换个新人,重新再来个十年缴倭?
而只要胡宗宪不倒,那么他背后的严嵩也就不会有事。否则党争倾轧之下,胡宗宪是不可能保全的!
但是!
就真的要到此为止吗……
“部堂大人!”戚继光的声音响了起来:“十数年的苦战,台州八次大捷。如今剿灭倭寇应该就在这场大雾里了,部堂大人是不是想告诉属下,顺天而为?”
自从看了严嵩的那封信,胡宗宪便病倒了,到了如今已是病得不轻。刚想坐起来,猛的就是一阵头晕。
“部堂大人!快,把汤药端过来!”戚继光立马上前一步,从背后扶住了他。
那个亲兵队长立刻就舀出了一碗汤药端了过来。
胡宗宪喝了汤药,总算是清醒了些。挥了挥手,对着戚继光说道:“坐回去吧!我有话和你说!”
“是!”戚继光慢慢松开了手,坐回后面的凳子上,眼中满是期待。
胡宗宪从枕头下拿出了严嵩的那封信,不过并没有打开看,而是直接就抛入了床边的火盆中。
“立刻通令各路援军,待雨停雾起之时,全线出击,一举剿灭倭寇!”
“属下遵命!”戚继光强压心中的激动,大声的回应!
望着意气风发的戚继光,胡宗宪眼中的黯然一闪而逝,随后又露出了笑容,摆着手说道:
“行了,你下去吧,我累了!”
戚继光处于激动之中,并没有察觉出胡宗宪的不对劲,只是拱手说道:
“大人好生养病,属下先行告退了!”
说完之后,戚继光便大步向着帐外离开!
“大人!”亲兵队长此时靠近了胡宗宪,关心的喊道。
胡宗宪重新躺了回去,闭着眼睛,沉默了片刻才问道:
“文长他们离开了吗?”
亲兵队长知道问的是什么,不过却是摇了摇头,突然想到胡宗宪是闭着眼的,于是立马说道:
“还不曾离开,卑职让人将帐篷周围的巡查士兵调走,如今什么情况卑职也不清楚。
公子如今还在后帐关着,大人可否要见一见?”
又是一阵沉默,就在亲兵队长以为胡宗宪睡着的时候,胡宗宪突然开口了:
“这人是假冒的,我的幼子年前便感染风寒去世了,这一定是歹人假冒而成。
不过念在他们还未曾得逞,便将他们都充军,就调到齐大柱那个营中!”
亲兵队长愣了片刻,但很快就明白了过来,立刻开口回道:
“是!卑职这便去办!”
“且慢!”胡宗宪再次喊出了亲兵队长,这样反常的举动,一点也不像往日的他了:
“案几上有一封信,你将他一定送过去吧。还有给齐大柱那个营配两艘战船,让他们跟着第二批队伍一同冲锋!”
“诺!卑职这便去吩咐了!”
亲兵队长又等了片刻,见胡宗宪总算没有话说了,这才慢慢的离开。
到了这时胡宗宪悄然睁开了眼睛,看着空无一人的大帐,这才沉沉的睡去,只是留下一句轻若不可闻的话语:
“护住我的家小吗?”
~~~~~
杭州府,醉云居。
三楼的一间包房内,那五个丝绸商人正在这里焦急的等待。
突然房门被推开了,两个小厮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前面一个小厮说道:
“老爷,大事不好。浙江本地的丝绸商人根本就不见我们,哪怕我们说可以提高三成的价格,他们都不卖。”
另一个小厮也是跟着焦急:“老爷,顺风商行的人说了,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生丝和上等丝绸,但是必须要提高五成的价格!”
这两个小厮都是年老丝绸商人的,他听完了这些话,只觉得脑中嗡嗡作响。
过了片刻,他才声音艰涩的问道:“我们现在还差多少匹丝绸?”
那两个小厮没说话,一旁最年轻的商人说道:“李叔,我们这可怎么办啊?
我们这些日子四处购买丝绸,还有筹集之前的库存,如今还缺了二十万匹呢。
若是都从顺丰商行购买,那可就要十五两一匹了,加在一块可就是三百万两银子!”
一旁几个商人也叽叽喳喳的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啊!我家中现银可就二十万两左右,这么多,岂不是要开始变卖家产了?”
“是啊,我们家中有钱都是买桑田,哪还有余钱存着,这变卖家产恐怕也来不及了顺丰商行,岂不是又要压价。”
“你们都还算好的,我可就惨了。本以为拿下朝廷的作坊不用交税,能多赚些。我便将余钱都来买织机了,现在这织机也不好卖出去啊!”
“够了!”年老商人突然大吼了一声,场上立刻便安静了下来。
年老商人一一看过众人的脸庞,咬牙说道: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服是不行了,你们也联系过胡总督,不都没有回应吗,现在也只能割肉了。
今晚我们便一同去拜访顺丰商行,只要他能再降一点,那我们便同意了吧!”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年老商人心如死灰,声音中也满是绝望……
炫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