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娆的作文就抓住了“抓纲治国”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氛围写了一篇作文。
写好以后,姜娆甚至连再看一遍的勇气都没有。
等到监考老师提醒可以交卷后,她第一个将自己的作文交上去,第一个离开了比赛现场。
大礼堂外,各个带队老师都在门口翘首以盼,好些老师都在交谈,交换着各自的教学方法。
大多带队老师都是中年教师,像周甜甜这种年轻的带队老师,不超过十个。
她也没有和人交谈的想法,一直在小道上来回踱步。
当看到姜娆第一个出了考场,周甜甜眼里冒着星光,小跑着冲向姜娆。
但她没有着急地当着其他人的面问姜娆比赛的情况,而是将人拉到了一旁的空地上,才开口询问:“姜娆同学,你第一个出来,是不是写的很好?”
姜娆耷拉着脸看着一脸期待的周甜甜,有气无力地问道:“周老师,您是不是对我的期望值太高了?”
周甜甜眨着眼睛,“你是第一个交卷的啊!”
第一个交卷的,不代表就是写的最好的啊!
“写作文就跟答理科试卷一样,能不能考得好,在你拿到试卷看题目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你交卷这么快,不恰好证明了你运筹帷幄的能力?”
姜娆:哪儿来的谬论?
她面带微笑,“周老师,您知道我抽到的作文题目是什么吗?”
“是什么啊。”
“《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周甜甜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她想到了叔叔曾跟她说过的,姜娆这学生哪儿哪儿都好,就是那个政治成绩,简直一言难尽。
偏偏她的作文题目和政治扯上了关系……
“没……没关系,咱们重在参与嘛!”
“呵呵!”
周甜甜只诧异了一会儿,心态很快又摆正了。
她拍了拍姜娆的肩膀,“既然比赛都已经结束了,咱们就别去想这个事儿了。咱们好不容易来一趟沪市,趁着这个时间,我们去转一转吧,我请你吃沪市的特色菜。”
周甜甜生怕姜娆会因为比赛的事情而影响到复习的状态,想方设法地转移她的注意力。
“沪市啊……”姜娆道:“好啊,我们到处转一转吧。”
然姐之前说过,她的父母,也就是她的二叔二婶儿如今就定居在沪市,虽然没机会见面,但姜娆也想感受一下七十年代的沪市,等再过段时间认亲时,也不至于太陌生。
第一站,周甜甜带着姜娆去了沪市最大的国营饭店。
“我要一份生煎包,蟹壳黄,再要一份八宝鸭!”
炫书吧